新闻中心
─ 专业制造 • 始于 2005 ─
新闻列表
体温是人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当核心温度低于36℃时即为低体温,是手术常见并发症[1]。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其安全性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有调查显示[2],我国剖宫产率高达46.2%。剖宫产产妇作为一类手术人群,也是术中低体温的高发人群,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高达38%~75%[3]。剖宫产术中低体温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延长麻醉药物作用时间、减少垂体泌乳素分泌。而泌乳素降低将影响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增加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1,4]。
本文就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预防和管理措施进行综述,旨在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确保母婴手术安全。
一、剖宫产产妇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1、产妇自身因素
主要包括产妇入手术室前生命体征、BMI、禁食时间及某些产科并存疾病等。此外,剖宫产急诊手术,大都需要禁食禁水4~6 h,这导致产妇能量储备减少,对冷敏感,易诱发术中低体温[5]。
2、手术因素
由于剖宫产术中手术室室温较低、皮肤暴露与消毒,促使产妇机体散热增加,体温则会下降。另外,剖宫产术中腹腔、宫腔开放,胎儿、胎盘娩出,大量羊水丢失及产时出血等因素,带走了母体大量热量,也会导致产妇体温进一步下降。
另外,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常规静脉补液,特殊情况还需输血。而在常温环境下,成人静脉每输入1L的液体或每输入一个单位5℃的库存血,核心体温下降0.25~0.50℃[6],也会导致产妇出现低体温。
3、麻醉方式
麻醉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的重要因素。麻醉时长﹑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等均可导致术中低体温。考虑到母婴安全,目前我国临床剖宫产大部分是采用椎管内麻醉,特殊情况应用全身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椎管内麻醉下患者术中热量损失通过以下两种机制,首先在麻醉后1 h内,低于阻滞平面的血管舒张导致热损失;其次是核心到周边温度降低和随后的血液再分配[7]。而椎管内麻醉也可导致该阻滞区域以上血管收缩以及寒战阈值降低(约0.5℃),且该区域以上水平的血管收缩并不能阻止核心温度降低[8]。
另外,为了充分呈现手术视野,剖宫产术中通常会使用肌松药,这会使肌肉运动减少,导致机体产热减少,产妇体温进一步下降。
4、医务人员
目前,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术中保温意识不足,术中低体温的危害未引起足够重视,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执行力有待加强[8]。一项针对欧洲8083例手术患者的研究发现,只有19.4%患者有术中体温监测记录[9]。国内一项针对手术患者术中保温现状的调查,发现产妇的体温保护率只有18.4%,排最后一位[10]。
二、剖宫产围术期体低温管理现状
我国2017版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中指出,临床并非常规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对患者围手术期体温保护亦多限于被动保温,主动保温措施尚未普及[6]。章明阳等[11]对广东省85所医院围手术期体温管理进行调查,发现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低体温应急流程及主动保温知晓率不高,管理欠完善。
三、预防剖宫产产妇低体温的措施
1、监测体温
体温作为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是简单、易测得的观察指标,也是人们最易忽略的观察指标。术中持续监测体温能直观动态地反映患者术中体温变化,以此为客观依据,能合理调配使用辅助设备,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3]。
2、麻醉:
国内外学者对麻醉方式、麻醉用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降低麻醉因素对产妇体温的影响。临床对比发现[12],腰麻较硬膜外麻醉对产妇体温调节机制的损害更大。也有研究[13]发现,在剖宫产术中,2.5μg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蛛网膜下隙注射后,可显著降低产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3、保温护理:
术中合理加温可减少产妇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且对产妇术中出血量与新生儿 Apgar评分无影响[14]。术中保温分为被动保温和主动保温,之前的文章里有反复强调这两者的区别,以及主动加温的优势,因此这次主要介绍主动加温。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充气升温和液体升温两种主动加温方式。充气升温通过周边传导和对流作用增加皮肤温度,而液体升温则通过外周和中枢传导作用增加皮肤温度,且与液体随血液流动短时间分布在整个身体相关[15]。两种方式都能对患者围术期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
除此之外,术前访视和术中人文关怀,如对产妇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询问其舒适度等,也能够有效减缓产妇对手术、麻醉、疼痛以及胎儿安危的担忧,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其术中低体温发生率[16]。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主动保温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发生率,促进其身体舒适,有助于产妇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此外,需要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术中体温管理水平,针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管理术中体温。建立剖宫产术中低体温预防操作流程与应急方案,配备并规范化使用保温设备,才能更全面的解决产妇的体温管理问题,确保母婴围术期安全。
参考文献:
[1] Boet S,Patey A M,Baron J S,et al.Factors that influence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by anesthe-siologists: a qualitative study using the Theoretical DomainsFramework[J]. Can J Anesth,2017,64(6):581-596.
[2]柳亚芬,米鑫.2009—2014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4): 86-89.
[3]Sultan P,Habib A S,Cho Y,et al. The effect of patient warming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a meta-analysis[J].Br J Anaesth,2015,115(4):500-510.
[4] Perlman J,Kjaer K. Neonatal and matern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uring and after delivery[J]. Anesth Analg,2016,123(1);168-172.
[5] 刁小伟.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临床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
[6]国家麻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J].协和医学杂志,2017,8(6):352-358.
[7]Matsukawa T,Sessler D l,Christensen R,et al.Heat flow and distribution during epidural anesthesia[J]. Anesthesiolo-gy,1995,83(5):961-967.
[8]Saito T,Sessler DI,Fujita K,et al. Thermoregulatoryeffects of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during cesareandelivery[J]. Reg Anesth Pain Med,1998,23 (4): 418-423.
[8]谢言虎,陈旭,吴运香,等.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9):925-927.
[9]Torossian A.Survey on intraoperativ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Europe[J]. Eur J Anaesthesiol,2007,24(8):668-675.
[10]王英丽,张圣洁,蒲霞,等.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2017,17(5):695-698.
[11]章明阳,常后嫜,梁爱群,等.广东省85所医院手术室围手术期低体温管理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7):1039-1044.
[12]孙晶晶.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对剖宫产产妇的体温以及寒颤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9.
[13]潘丽丽.小剂量舒芬太尼脊麻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意外低体温的影响[D].芜湖:皖南医学院,2020.
[14]陈婷婷,于晓东,戴晓雯.围术期保温对剖宫产术母婴寒战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6):682-688.
[15]Jun J H,Chung M H,Jun 1 J,et al.Efficacy of forced-air warming and warmed intravenous fluid for preventionof hypothermia and shivering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under spinal anaesthesi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Eur J Anaesthesiol,2019,36(6):442-448.
[16]于海洋.成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等级评估量表的研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免责声明:本文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若有文字、图片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